第76章 清汤牛腩面(1 / 2)

第76章清汤牛腩面

===========================

两个侍卫和一个侍女紧密护起的范围内,林嫔蓦地定在原地,杏眼笼着层震惊与哀戚。

闻昭穗与这位娘娘有过一面之缘,那回是在暗处悄然看了眼,林嫔当时怒容未减,显得有些凌厉。而此时,她哀哀的神情仿佛能穿过中间的小亭、太湖石,投向这里。

她好像真的很难过。

“林嫔?”容妃犹豫着重复了声,侧头看去,林嫔已经背过身走了。

按理说嫔位见到妃位,就算隔着不近的距离也要上前行礼问安,以示尊卑有序。可林嫔却丝毫不顾忌这些便离开了,她身边的侍从也习以为常,只是寸步不离地跟随,既像保护又像束缚。

这回轮到容妃诧异了,并不是因林嫔无视行礼问安的规矩,而是……

“本宫记得那两个侍卫,是之前秋猎时陛下的近身侍卫,据说还是暗卫出身,武力深厚莫测。如今竟被拨到宫妃身边了?”

只能是那位亲自拨去的人。

“这样一看,林嫔娘娘很得圣上喜爱吧?可又为何会在冷宫过了那些时日……”闻昭穗用帕子擦擦嘴角的糕点屑,望着林嫔消失的方向欲言又止。

“本宫也许久未见过她了,你在宫里才半年,应是不知晓之前的事,林嫔她也是个可怜人。至于她为何进了冷宫,本宫也不清楚,只记得当时太后动了大怒。”

容妃看着清高,实则性子直爽,别人都说入宫伴君是泼天的福气,她却在闻昭穗面前说林嫔是个可怜的。

闻昭穗环顾了一圈,确认宫人们离得有些距离,听不清她们交谈,身子往前倾了倾问道:“娘娘此话又从何说起?”

“说来话长。”容妃眯了下眼,擡手抚了抚累丝嵌玉耳珰,“对了,本宫的头发可有被风吹乱?”

这可是侍女编了两炷香的燕尾髻,吃个东西把发髻弄歪就不值当了。

“没有,娘娘的发髻好看着呢!繁而不乱,是极细致的。”闻昭穗由衷赞美。

容妃听罢满了意,捡起刚才林嫔的话头说了下去。

正如她方才所言,多年前的事着实有些复杂。原主那时年纪很小又不记事,所以此时闻昭穗说不知道也情有可原。更重要的在于,它并非数量上繁复,而是人情上的无可奈何。闻昭穗听得感慨,连回到清居殿后揉面时还忍不住回想。

林致原本是江南女子,因父亲升迁调任为京官,才跟随着来了洛邑。林家是京城新贵,脚跟尚未站稳,而林致又是庶出的姑娘,在显贵遍布的洛邑,议亲时自然占不了太多优势。

好在林致虽为庶出,生父与嫡母却也不曾薄待了她,是以养成了娇俏聪慧的性情,一来京城就结交到了不少闺阁好友。由于不是嫡出小姐,府中并未在她身上寄予厚望,只觉着她嫁个一般的寒门士子即可,也没有花费过多时间请女夫子教导与她。林致得以时常出门游玩,连赌坊的摇骰子都试过几回。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她机缘巧合遇见了刘子郗——最年轻的殿前副都指挥使,出身高门大户,年少有为,仕途一片敞亮。

不久之后,尚未婚配的副都指挥使大人便带着一双大雁敲开了林府,是聘妻之礼。在京中还掀起了不小的浪花。

人说林致有福气,得了刘子郗真心实意的爱慕。林府有这样一个世家姻亲,估摸着林大人很快又要高升了。

现在想来,很难说是福还是劫。

三书相互送完,六礼已走过了五礼,良辰吉日择定好,只等着亲迎那日促成一对佳偶。

谁知变故陡生,在大婚前一日刘府被查出窝藏军械,是意图谋逆的大罪!

北镇抚司连夜清缴了大批军械,还未从喜气中缓过神来的刘家众人,上至诰命夫人,下至仆从杂役,全被押进了诏狱。刘子郗当然也在其中。

全京哗然。

别的还能转圜一二,但凡涉及到谋逆一事,哪怕就沾了点边也是重重惩治的大罪。

搜查出的东西确凿,不仅如此,还有和之前揪出的逆臣往来的书信。刘府的罪责板上钉钉,经过几日审讯,北镇抚司呈上的结果昭然写着主谋名讳,正是深得皇上信任的刘子郗。而刘府的其余人等,包括忠心耿耿的刘老太爷都不知情。

刘老太爷闻言气得昏死过去,召了太医也于事无补,当夜便在诏狱殁了。临了最后一句遗言,便是将刘子郗这个孽子孽孙剔除族谱。自己这一脉算是毁于一旦,但刘氏大族绝不可一并蒙羞。

皇帝念在刘家辅佐先帝之功,又有亲封的诰命老夫人,仅准了刘子郗和同谋的属下斩首。刘府年长的亲眷流放岭南,永世不得入京。与刘子郗亲近的兄弟姐妹免去死罪,全部充入掖庭为奴,以示天恩。

短短时日内,树倒猢狲散。

但对于谋逆这种诛族连坐之罪,仅杀了主事的几人,任谁都要称一声今上的仁德之心。

林致顿时从京城贵女羡慕的对象,沦落为被怜悯可怜的女子。自然,也有幸灾乐祸之辈。

林府被放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处境。林大人惊悸过后,最为庆幸的便是大婚的日子晚了一步,没被刘府牵连。但林致的婚事……怕是这辈子都黄了。

谁会要一个差点嫁给叛臣贼子的姑娘?

林致大病一场,卧在榻上还神思恍惚地念道“子郗冤枉”,被老妈子急匆匆捂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