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番茄鱼
齐母思考间,不远处传来杂乱无章的脚步声,听着起码要十来人,扯着嗓子叫喊。
因为说的当地方言,程夏听得不太真切,隐约只听到“钱”“工资”等字眼。
齐母和齐航脸色惊变,顾不得程夏,朝声音的源头赶去。
程夏跟上她们,眨眼间来到一处破败老旧的工厂前,汇聚了十多位中年男男女女。
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的,吵得程夏脑仁疼。
“马上九月开学了,家里孩子得交学杂费。”
“我婆娘还等着工资买药吃。”
“我家饭桌,一个多月没沾到荤腥……”
……
听了会儿,似乎是齐家的工厂运营不善,厂长欠他们工人的工资发不下来,大家来讨要工资来了。
要工资,不算小事,毕竟一家老小就指着这点微薄工资过活,如果齐厂长有钱故意不给工人发工资,就有点不地道了。
这时候齐厂长从工厂里走出来,安抚着工人,自己厂里东西生产出来了,却联系不到客户,自己的钱也全部投进去了,他是真没有钱,又表示已经联络到一位老板,打算把自家生产线卖给对方,到时候一定给大家发工资,让大伙再多等半个月。
又对其中一位工人说:“你婆娘吃药不能断,我这里有两百,你先去拿去用嘛,剩下的工资等把生产线卖掉了,给你结。”
前两个月,有位老顾客预定一批不锈钢用具,因为双方合作过多次,出于信任,齐父便没有让对方缴纳定金,结果等这批用具生产出来,联系不到老顾客的人。
现在家里的资金都投入到这批不锈钢用具里,工人发不出工资,工厂生产线只能停工。
程夏好奇,伸长了脖子往工厂里瞧。
场地不大,里头的设备流水线停了工,主要生产不锈钢汤盆、面盆、碗、餐盘、洗菜盆等食品级不锈钢用具。
能压汤盆、面盆,压个铁锅应该也行得通哈!
这会儿齐国强安抚住了工人,也有他平时为人厚道的缘故,所以工人们都相信齐老板。
听说要转让生产线,不做工厂了,工人们面面相窥:“咱们厂子卖掉了,要上哪里去打工嘛!孙兴婆娘等着吃药,李贵家里孩子上学急着要钱,可以给他们两家先发。我的工资不着急,厂长你好好想想,厂子做到现在多不容易,就这么卖掉了?”
“我的工资也不着急要,厂长你再想想办法。”
“我也不急着用钱,工资的事情改天再说。”
大家刚才还激烈吵吵着讨工资,这会儿又说暂时不着急。
齐国强也不愿意卖掉啊,这不是没办法了,目送工人们离开,注意到人群里有个面熟的小姑娘,二十出头的模样。
看着面熟,又不记得在哪里见过,齐国强询问:“你好,你是?”
不等程夏开口,齐航主动帮忙介绍:“爸,这位是程老板,路上买了我的铁锅,听说咱们家仓库有几百只机器压的铁锅,特意过来看看。”
齐国强以为对方没见过机器制作出来的铁锅,过来涨涨见识,于是点点头,没当一回事:“行,你带人去看,我这边有事。”
齐航一看,就知道他爸会错了意:“爸,程老板是连锁超市的老板,她要收购咱们仓库的铁锅,还要找咱们工厂压铁锅呢!”
“压铁锅?”齐国强满脑袋困惑,现在的厨师不都是追捧名师手打铁锅,谁还要机器压的铁锅啊?
又好奇问:“要多少?”
要是要个一两百只,才一天的量,还不够调整生产线的投入,亏死了,他才不干这种赔本生意。
生怕亲爸拒绝,齐航抢过话茬,接话:“程老板要十万口铁锅。”
齐国强以为自己老了耳朵出问题了,不敢置信,拔高了声音:“多少?”
这次换成齐母抢话:“这位小老板说要十万口铁锅。”
“十万!”齐国强瞪大眼,朝程夏看来。
小姑娘点头:“对的,要十万口铁锅,后续销量可以的话,还会追加订单。”
天大的惊喜砸来,齐国强被夏风一吹,热懵的脑子清醒过来:“十万口铁锅,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你一个小姑娘能做主吗,你们老板呢?”
齐航急得差点拍大腿了:“爸,她就是老板,她是程夏。”
齐国强听着程夏的名字一阵耳熟,一时想不起。
对上年轻小姑娘的脸,他突然一下子记起来她是谁了:“程夏,你就是那个在全国高级厨师资格竞赛上拿了三连冠的程夏!”
家里工厂不景气,他把儿子送去老师傅那儿学打铁锅的技术,当时就用程夏的经历鼓励过孩子。
真正见到程夏,齐国强比齐航还激动。
铁锅行业和厨艺行业一样,存在阶级固化,普通人想要往上走,尤为困难。
底层如程夏,打破阶级的经历,给了普通人名为希望的一束光。
回家路上,齐航才认出她来,网络直播把她拍得不像她。
天知道,齐航有多么震惊与激动。
程夏没想到自己现在这么有名气,连跨界行业里也有人听说过自己。
她大大方方掏出名片:“你好,我是吃吃吃的老板。”
齐国强接过名片一看,上面果然印着吃吃吃超市,然后就是程夏的名字。
没有职务,单只有“程夏”两个字,比任何职务都可靠。
不等他多想,程夏又问:“如果我们这边要十万只铁锅,一个月时间可以交付吗?”
齐国强摇头:“不行,时间太短了,就算机器不休息,工人也要休息啊,就算三班倒,最快也要三个多月。”
程夏不假思索:“可以啊,最快什么时候能生产?”
这话可把齐国强问住了,摸摸鼻尖:“刚才程老板也瞧见了,我们工厂穷得要卖掉生产线,工人工资发不出来,仓库里堆着一堆不锈钢用具,厂子里的生产线是做不锈钢制品。现在压铁锅,还需要进行改装,缺一些零件配料,这些都需要钱,等我把厂房拿去抵押,可能要等贷款办下来,你看这样成不?”
程夏觉得还是太慢了:“你想贷款多少?”
得知他要贷款16万,程夏暗暗点头:“我跟几个股东商量下。”
几分钟后,她回来了:“我们吃吃吃可以出资16w,投资你们的工厂,占股三成,同时还可以免上架费,帮你们销售掉仓库那批积压的不锈钢制品。”
厂子得救了,工人也可以继续留下来工作,还能帮忙把仓库的积压货物销售出去,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啊!
反正自家厂子已经穷到要卖生产线了,要倒闭了,有人肯出资,程夏都不怕亏掉16w,齐国强更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很快,方芸景发来一份合同,双方签字。
齐国强仔细浏览合同,他和妻子都注意到其中一条细则,他们工厂必须能生产出第一口铁锅,这份合同才作数。
这是应该的,毕竟万一双方签了合同,自己这边又突然说制作不出铁锅,人家投资商的钱岂不是白白打了水漂?
铁锅的生产线,齐家祖上传下来的笔记里有记载,齐国强估摸了一下,把所有零件配齐,还有个别稀罕的零配件只能找关系帮忙,即便这样,改完一条生产线,至少需要两万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