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酸梅鸭(1 / 2)

第19章酸梅鸭

她真是当局者迷啊!

“小夏的厨艺何止不差劲,比初级厨师还好,就刚才放我鸽子的小许,去年做的席面,不是这道菜咸了,就是那道菜淡了,不如以前一直合作的小贾。”顿了顿,赵芳梅叹气:“可惜小贾考上中级厨师弋椛证,去京城发展。”

趁着泡面还没坨,赵芳梅简单对付着吃掉。

她吃面,让范祥联系上程帆。

很快范祥打给程帆的视频,被人接听。

范祥把事情经过简单叙述一遍,程帆听完,没有擅自替妹妹做主:“我问问她,她愿意的话,我会把你的名片推给她。”

“谢谢啊,兄弟。”范祥挂掉电话,接下来是等待对方的回音。

几分钟后,范祥收到一个好友申请消息,通过后,双方开始进入正题。

赵芳梅接过手机,把事情的紧急性说一遍,非常希望她能帮助社区度过这次难关。

手机里传来程夏的脆苹果似的声音:“阿姨您刚才说,有报酬是吗?”

赵芳梅有点不好意思:“有的,就是不多,有个100元的红包,意思意思下,毕竟社区里为了筹办这次活动,经费都花在刀刃上。”

程夏:“我可以接下,另外我想问一下,赵阿姨,这次来参加宴席的都是咱们社区的六十岁老人是吗?”

赵芳梅回:“是的,除了六十岁老人,还有一些社区干部。”

得到肯定回答后,程夏说:“好的,我拟个菜单,根据你们的人数,经费不超过你给的预算,十分钟后发来。”

这可太好了,赵芳梅喜上眉梢:“不着急,晚上十二点前给我也行。”

十分钟后,程夏发来草拟好的菜单。

菜单里,包含鸡鸭鱼肉,蔬菜豆类,荤素搭配,想得非常周到。

好几道菜肴,酸甜可口,软和易咬,非常适合牙齿不好的老年人食用。

小小年纪,想得倒是非常周到。

赵芳梅提到嗓子眼的一颗心,稍稍安放。

次日,午饭后。

赵芳梅接到程夏,看见她身后还跟着一个微胖的中学生。

一问,得知对方是她的助手。

赵芳梅带领两位小厨师来到社区临时搭建的后厨,将买来的新鲜食材,也一并交予她们。

接过赵芳梅递来的围裙,套上,程夏招呼着邵骏开始处理食材……

面对两条十来斤中的蛇头鱼,邵骏有点发怵。

这玩意儿身上的花纹,太像蟒蛇,看着就觉得害怕。

恰恰这时,程夏瞥来的目光。

想到她说只留有用的人,班级里好几名同学觊觎他的助手位置,他不行,就会有其他同学上位。

不能跟着夏姐,以后也吃不到好吃的,想到这里,邵骏一手按住鱼身,刀背往鱼脑袋上招呼。

三两下,把鱼拍晕,刮去鱼鳞,开膛破肚……

程夏往锅中倒入清水,两块洗净的五花肉,姜片葱末段,大火煮开,转小火继续焖煮。

直至筷子能轻易插入五花肉里,捞出五花肉沥干水分,用松肉针给猪皮扎出密密麻麻的孔洞,方便上色入味。

临时找不到松肉针,程夏用钢针代替,扎完后,给猪皮表面均匀涂抹一层薄薄的食盐,刷上酱油,晾干。

晾干水分,起到上色固色的作用,一会儿下油锅,以免炸锅蹦油。

等不及,她用风扇给猪皮吹干水分。

晾干的五花肉,放入油锅,炸至两面金黄。

削皮的香芋,切成一公分厚度的芋头块,同样下油锅,炸至表面微微发焦,捞出。

炸好的扣肉放凉,切成薄厚均匀的厚度,取一只圆形瓷碗,一片香芋,一片扣肉,扣肉涂抹着提前调好的料汁,依次排列组合,直至填满整个瓷碗,一起送上蒸锅。

等邵骏处理清洗干净黑鱼的血水,程夏这边的香芋扣肉全部上锅蒸制,她接过黑鱼,一把菜到利落给黑鱼斩开,片着鱼肉,支使他把容器里的几块前腿肉洗净,用机器绞成猪肉馅。

片好的薄鱼片,加葱姜水、淀粉、生抽、一个蛋清、食盐和胡椒粉,抓拌抓拌,腌制入味儿。

葱姜水,黑胡椒,可以起到取出鱼腥的妙用。

淀粉,能让鱼肉的口感鲜嫩,久煮不柴。

腌制的鱼片,放到冰箱冷藏保鲜。

黄牛肉也腌制好,一起送进冰箱保鲜。

杀好的整只鸡,斩成鸡块,热锅冷油,鸡块在热油里煸炒,煸炒出鸡皮里的金黄油脂,葱姜蒜、一勺豆瓣酱,一块火锅底料,大火煮开,转小火继续焖煮四十分钟。

程夏在手机上定了个闹钟,暂时不用管它。

用机器绞出的一盆肉馅,三分之一,被她调了佐料,加莲藕碎、煮熟的胡萝卜丁,搅拌均匀,分成一个个荔枝大小的肉丸子。

给肉丸子放到提前浸泡过的生糯米,滚一滚,表面黏上糯米,放到蒸笼屉里。

切块的土豆,加酱油、姜末、五香粉、麻辣鲜、食盐、味精和大米粉,一起搅拌搅拌,均匀铺到蒸笼屉里。

切片的五花肉,也用同样的佐料调个味,搅拌好的五花肉片均匀铺在土豆块上,一起上蒸锅。

浸泡出血水的鸭子,劈成两半,锅中用植物油润泽一遍,中小火给鸭子煎一煎,给鸭皮鸭肉煎至两面金黄,捞出。

倒出多余食用油,锅中底油给葱姜爆出香气,请入刚才煎过的鸭子,米酒、酱油、香醋、食盐、几块冰糖,些许酸梅酱,适量的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焖煮二十分钟。

二十分钟后,给鸭子翻个面,让另一面的鸭肉更好上色、入味。

糯米粉细细过筛,往三分之一糯米粉里,和着红糖一起搅拌开来,和了红糖的糯米粉,颜色呈深褐红棕色。

往模具里,放入一层过筛的细白糯米粉,一层拌了红糖的红棕糯米粉,又一层纯白糯米粉。

怕串才味,另外用一只小蒸锅,给糯米糕隔水蒸熟。

预定好的闹钟响起,在程夏的授意下,邵骏把切好的白萝卜块,倒进鸡汤里。

这时候鱼片和牛肉片已经腌制好,取出,给牛肉焯熟,她调一碗料汁,交给邵骏,浇淋完热油,用料汁和香菜叶给牛肉片抓拌抓拌。

锅中葱姜爆香,适量清水,倒入多多的香醋,大火煮开,往汤汁里加入提前泡开的黑木耳。

黑木耳熟后,下饺子似的一片片下入腌制的浆鱼片,刚下锅的鱼片,千万不能抄动,鱼肉容易散。

待滚烫的酸汤将鱼肉汆熟,以清水和淀粉勾芡,当酸汤再次煮开,鱼片定型后,这时候可以轻轻抄动鱼片。

鱼片薄如馄饨皮,极容易熟,不需要煮太久,关火,撒上葱花,即可出锅。

这时候酸梅鸭的闹钟响起,大火收一下汤汁,关火。

捞出切成鸭块,整齐摆放进盘子里,最后从锅中舀上一勺酸梅,给鸭块浇淋上,仿佛挂了一层浓稠的蜜汁。

蒸笼屉里的蒸菜,也都可以出锅。

程夏找到赵芳梅,询问什么时候开席。

赵芳梅看看时间,五点半,早是早了点,但活动进进行到尾声,可以开席了。

这次参加社区活动的空巢老人,共有六十多人,开了七桌席面。

第七桌没坐满,赵芳梅让程夏和邵骏过去坐,这本就是专门留给厨师和她助手的福利。

包个小红包,让厨师忙活了几个小时,总得让人家师傅吃口热乎饭啊!

还剩下的三个空位,赵芳梅让几个刚到社区工作的年轻小辈,过来陪坐。

位置不够,端来几个塑料凳,大家一块儿挤一挤,吃席也热闹。

台上领导简短讲了几句开场白,招呼着大家吃好喝好。

赵芳梅带领着社区工作人员帮忙端菜上菜。

第一道菜芋头扣肉,一道道菜肴,被端上桌。

见到香芋扣肉,桌上的老人并未动筷。

见程夏和邵骏面庞稚嫩,这么小的厨师,做的菜能好吃吗?

见长辈没有动筷,桌上的年轻人也不敢先动筷子,不礼貌。

“哎,这个扣肉真香呐,软和,不用费力嚼,适合咱们老人吃。”

见邻桌有人当了先吃螃蟹的人,桌上长辈纷纷动筷。

许是本来没抱什么期望,等品尝到香芋扣肉后,被它带来的粉糯软烂,所惊艳。

扣肉蒸得软烂,一点没有预制菜扣肉里的油腻感。

扣肉片,一抿即化。

蒸了快两小时的芋头扣肉,香芋绵软甜糯,炸过的芋头,吸收了肉汁酱汁儿,糯香绵绵。

扣肉片肥瘦相间,入口即化,蒸得肥肉烂乎,肥油溢出,不油不腻,瘦肉部分软嫩不柴。

尤其炸得焦焦的猪皮,肥糯糯,简直是扣肉的灵魂所在啊!

邵骏嘴巴里塞得鼓鼓的,擡头看其他人,同样如此。

一碗扣肉数量有限,也就每人分到一片,刚咽下嘴里的食物,再望向桌上的瓷碗,空空如也。

还没吃过瘾呢!

大家咂咂嘴,回味着香芋扣肉的滋味。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朝其他桌的食客看去,发现其他桌的食客们不约而同,看向入口。

于是,她们一桌老少,也齐刷刷望着出菜的入口,等待着第二道菜。

很快,第二道菜也被端出。

先上给了其他桌,有年轻女孩好奇地伸长了脖子去瞧,想要率先获知是什么菜。

听见旁边同事询问:“张盼,是什么?”

张盼回:“是糯米丸子。”

一分钟后,她们桌上也上来糯米丸子。

外面的一层糯米,黏稠软糯,吸收了肉丸子被高温蒸出的油汤汁,糯米颗颗鲜香油润,晶莹剔透。

被糯米包裹的肉丸,鲜嫩多汁,偶尔咀嚼到莲藕碎和胡萝卜丁,能吃到食材原本的清甜。

莲藕和胡萝卜,很好地缓解了肉丸子的油腻,糯米柔软有韧劲儿,糯叽叽,这可太香了。

一口接一个,吃完第二个,再去夹第三个时,发现盘子又空了。

粉蒸肉、粉蒸土豆,都是软和的食物,颇受老年人们的喜爱。

粉蒸土豆沙沙绵绵,像是一颗颗小沙珠填满了口腔。

淋上一点点香醋,酸甜分子刺激着舌尖分泌口水,配着绵绵的土豆沙,简直点睛之笔。

粉蒸肉,年轻人酷爱挑瘦肉多的五花肉片,老年人则更喜欢肥肉片。

在高温水蒸气的包围下,使得肉片剧烈收缩,脂肪里的肥油沁出。

肥肉片跟嫩豆花似的,非但不腻,油汪汪,肥嘟嘟,香得很哩!

这些年轻人,不懂得欣赏肥肉,这样正好,全部便宜了她们这些老人家。

鸡块炖白萝卜,漂浮着一层红油,看着微辣,有些老人吃不得忌口不吃辣,有的老人嗜酸嗜辣,终于见到一道香香辣辣的菜品,顿时双眼冒光。

白萝卜块炖得烂乎乎,一抿,化作一汪萝卜甜汁儿。

炖了快一小时的鸡块,牙齿轻轻一扯,骨肉分离,好脱骨。

鸡块脱骨软烂,煮得很入味儿,一点点辣度,大多数老人都能承受。

酸汤财鱼片,光是名字听着就喜气。

黑木耳嫩滑脆爽,嚼起来咯吱咯吱响,超爽口的。

财鱼片嫩滑鲜美,筷子轻轻夹起一片,色如羊脂白玉般,鱼肉鲜嫩,酸香开胃。

捞完嫩鱼片和黑木耳,剩下的酸汤,邵骏感觉拌个饭吃,肯定香喷喷。

酸梅鸭,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酸酸甜甜的梅子酱,赋予了鸭肉精彩丰富的灵魂。

鸭皮被热油煎出部分脂肪,经过酱汁的久煮酝酿,鸭皮柔软而q弹,裹着暗红色的酱汁,牙齿一扯,连皮带肉,还有酸梅酱汁一同吸溜到嘴巴里。

鸭肉不腥不膻,配着酸梅酱汁,令人胃口大口。

香菜拌黄牛肉一上桌,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立马见了空。

拌黄牛肉,没有太复杂的烹饪技巧,吃的就是食材原本的味道,加上一点点料汁的辅助,最大程度展现出牛肉的鲜美。

入口香辣,黄牛肉片表面裹着少许红油,丝丝缕缕的香菜清香,咀嚼到后面,只剩下牛肉原本的特殊香气。

凉拌什锦蔬菜一上桌,程夏就知道这场宴席要接近尾声了。

红油拌的藕片、海带丝、海蜇丝、豆皮,千张,青瓜、黄花菜等,清爽解腻。

凉拌菜,可谓是夏天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下饭下粥,嘎嘎香。

最后一道桂花糯米糕上桌,宴席准备结束。

“没想到还能吃到这种路边小吃摊卖的中式糕点,以前听我家老爷子说起过,他们小时候,街边倒到处都有摆摊买小吃的商贩,可惜现在看不见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都被弄丢了。”

赵芳梅循声望去,说话的老人约莫七十多岁,老得门牙都掉了,难怪说以前到处都是摆小吃摊。

赵芳梅打出生起,就没见过路边摆小吃摊的。那应该是上一辈的事儿,这么想着,还挺羡慕上一辈吃到路边摊的人。

不像她们,只能天天吃预制菜包。

“小赵啊。”对方突然叫住她,说:“今年小许的厨艺见长啊。”

今年的菜品,意外的合大家口味,桌上十道菜,全部空盘,根本不够吃。

尤其是桂花糯米糕、香芋扣肉、还有酸梅鸭,她就喜欢得不得了。

赵芳梅:“您误会了,今年小许临时有事,来不了,我找了同小区的小姑娘,她是青阳二中中餐班学生,我给你们介绍认识认识。”

每人分到三块桂花糯米糕,邵骏舍不得吃,从口袋掏出个干净塑料袋,小心翼翼把三块桂花糕包进去。

看得程夏犹豫,要不要给便宜哥哥也打包点米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