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1 / 2)

第369章

从酒肆能望见的下山道路口,到晌午时分,才瞧见人影。

田禹一家三口走在前头,孟姑揽着孟春禾,母女俩都做了男装打扮,凑在一起不知说什么亲密话。孟解元独自落在后头,负手悠哉缓行,老头儿换了一身崭新衣衫,大抵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满面红光的完全不像个年近八十的老人。

仍旧一身粗布麻衣的中年汉子跟这三个人站在一处,加上那一脸憨厚老实的模样,俨然就是个家奴仆役。

许是该交代的都交代了,此番下山墨家堡无人相送,四人依照李长安的嘱咐,轻装从简,就田禹挎了个不大不小的包袱。未等人走近,李长安已站在酒肆门前相迎。

免去客套礼节,李长安为双方各自引荐一番,而后对田禹道:“我护送你们到北雍境内的青野郡,到时会有地方驻守的一百兵马继续送你们前往邺城,路上有什么需求只管跟这两位提,只要不太出格,他们都会尽量满足。”

后头这两句话显然是说给孟解元听的,老头儿冷哼一声,没搭腔。

充当和事老的田禹温和笑道:“有劳少将军费心,出门在外诸多不便,咱们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一切都照少将军安排的来就是了。”

李长安点点头,没再多言,招呼众人启程。

孟春禾头一回下山,虽说在山下是足以相夫教子的年纪,但免不得仍有些少女心性。见队伍中有多余的马匹,便忍不住心痒难耐,可昨日她才在李长安面前失了礼,还让李长安答应了自己的无理要求,眼下再要开口,终归有些难以启齿。只时不时偷瞟那些骏马良驹一眼,而后无奈的跟着娘亲上了那辆宽敞马车。

瞧见这一幕的李长安暗自偷笑,但也没好心到给自己徒增麻烦。这里仍在荆州,他们一行人只要出了长留山,便是危机四伏,墨家堡四人的性命攸关,王府这些死士的性命也同样重要,没有谁就该为谁去死的道理。孟春禾涉世未深不知晓其中利害,所以她想留在双亲身边的心愿没有错,人生短短一世光阴,能有几个至亲之人,能陪伴一日就少一日。

李长安收回目光,就听牵来马匹的楼解红低声道:“公子,先前不是说只有两人,怎的来了一大家子?还有青野郡的一百人马何时安排的,奴家怎的都不知晓?”

李长安接过马缰,顺手调整了一下马鞍,平淡道:“临时改的主意,来不及知会你们了,若只有一两人,有你跟老蒋头儿我尚且放心,怕就怕红鹿山那边得到消息,应天良亲自过来。你二人若都折在荆州,我哪有脸回王府。”

楼解红微微一怔,笑颜如花:“原来公子是怕奴家死了呀。”

李长安没看她,淡漠道:“是啊,眼下王府人手不足,少一个我都闹心,等回了北雍境内你二人就轻松了,那一百骑虽是郡县抽调出来的地方军伍,但也不比青州之流的骑军逊色多少。”

这番话言下之意是,不仅只是墨家堡四人,她要此行所有人都安然无恙的回到北雍,为此不惜在朝廷眼线的眼皮子底下调动兵马。

楼解红抿了抿红唇,柔声道:“公子不暖心的话,听着却更暖心。”

李长安斜了她一眼,伸手轻柔拍了一下她的脸颊,“乖乖听话回邺城,以后少拿这种话恶心我。”

楼解红一反常态的低眉顺眼,没再多言,转身回了马队中。

李长安轻声叹息,收敛心神,牵着马走到一直杵在屋檐下当木头桩子的吴甲归面前。

从先前几番交谈中,吴甲归大概听了个稀里糊涂,只知道这个姓常的年轻公子身份不简单,并非寻常的世家子弟,那从墨家堡出来的中年汉子一口一个少将军,再不济也是个排的上名号的将种子弟,那豢养十几个家仆死士也就不是什么稀罕事。她娘亲说过,北雍崇武,与重文抑武的中原不同,武将历来都是踩在文官头顶上耀武扬威,那这位常公子可不就是老天送来的大贵人吗?以后只要跟着他,莫说铸刀造甲,投军入伍不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吴甲归正暗自偷乐,一只拽着马缰的手就递到了她面前,“你会不会骑马?”

她看了看眼前那匹浑身腱肉的高头大马,咽了口口水,还没来得及开口,李长安又道:“你要是不会,就跟我同乘一骑。”

吴甲归愣了一下,她是穿着男装,但也是个如假包换的女儿身啊,旁人看来兴许不在意,两个男子同骑一马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常公子知道她是女子!难道他对她有什么……

吴甲归吓了自己一跳,但见那双丹凤眸子里除了疑惑好似没别的意味,赶忙止住胡思乱想,道:“会,我会骑马!”

李长安把马缰径直塞进她手里,低声道:“你要是不在意暴露身份,就去坐马车,从这里到北雍交界的青野郡少说有两三百里的路程,之后到邺城还有近千里,你一个女儿家家的……”

说到这里,李长安止住了话头,看着吴甲归,后者猛然会意,点头道:“没关系,公子,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