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1 / 2)

第318章

蝉鸣响起的第一声,从东北战线以及东越分别传来两个噩耗。

东安王以身殉国,战死沙场。

东越老皇帝驾崩,国之将倾。

紧接着,又有两个喜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淡了噩耗阴霾。

北契忽然鸣金收兵,宇文盛及连夜离开虎狎关。

东越公主王洛阳归顺民心,继承大统,世间又多了一个女帝。

但这一切都与北雍无关,原本身处旋涡的北雍在这一年里似乎风平浪静的过分,有人戏言,连年战火的北雍而今倒成了独善其身的世外桃源。但说归说,明眼人心里都明白,若天下大乱,北雍首当其冲,那个多活了一甲子的女魔头或许将左右往后百年的天下大势。

只是“一人定天下”这种说法,终归仍是有些天方夜谭。

这一日,前些日子上了三楼的李长安出楼了,与玉龙瑶交代了一声就独自出了府,不乘车也不骑马,径直入了城。

北地春雨不如江南那般诗情画意,夹着些许寒意,大雨倾盆,来的也很突然。

街道上瞬时就没了人影,刚出门买菜的妇人一手揽着菜篮子,一手遮在头顶冒雨奔跑,擦肩而过时余光好似瞧见一个青衫白发的身影,再扭头细看,只以为自己花了眼。

李长安进将军府时,没惊动任何人,藏匿于暗处的死士瞧见是这位不请自来的主子都纷纷避让了开去。

今日遮云楼未点灯,楼内阴暗昏沉,李长安放轻脚步,拾阶而上。

五层楼内,位于当中的案桌上趴着不知是醉是醒的中年书生,西面一扇窗户被风雨吹的吱呀作响,其间还夹杂着风吹书页的哗啦声。

一室冷冷清清,唯有书香作伴。

关上窗户,李长安走到案前,低头凝视这个形同枯槁的中年书生。

许久,才轻唤一声:“先生。”

李元绛缓缓睁开一双浑浊眼眸,望着窗外磅礴春雨,气若游丝:“想不到,最后来的人竟是你。”

李长安盘膝坐下,平淡道:“我知道,在先生眼中,只要我不去长安城便始终算不得正统。先生之抱负,是李长安辜负了先生。”

李元绛好似想摇头,却动弹不得,只轻叹了一声道:“世间谁人无私欲,我辈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哪一个又不是私欲使然。”他轻笑出声,无奈又好似自嘲,“你可知我父亲是李惟庸?”

李长安沉默片刻,平静道:“知道。”

中年书生缓缓闭上眼,低声如喃呢:“知道便好,李元绛再无话可说。”

李长安低垂眼眸,自顾自道:“先生,燕小将军不负所托,虎狎关一役,斩下拜格布尔察两员大将,燕字军日后交由她手中,定能如先生所望。”

言罢,李长安起身,朝着中年书生一揖到底。

天下读书人,唯有这个书生当得起此拜。

至此,将军府再无遮云楼。

李元绛之后,再无鬼才。

——————

最后一场春雨下了一天一夜,整座长安城如雨后新山,清爽怡人。

经历过起起伏伏的朝野动荡,长安百姓大都练就出了一副“铁石心肠”,毕竟庙堂再闹腾,那也是官老爷们的事,老百姓一张嘴皮子说破了天,天也不会真的破。何况北契此番吃了个大亏,不仅赔了夫人,还折损了两个小媳妇儿,就如同一出好戏硬是演成了杂耍,反倒叫那个没人放在眼里的女将军一鸣惊人。

谁说女子不如男,春秋北魏有个巾帼女将秦钟离,咱们当朝也有一个不输前人的燕白鹿。于是女子习武之风,随着潮流在京城悄然蔓延。尤其是那些平日里叫旁人瞧不起的将种女子,纷纷脱了襦裙换戎装,一下飞上枝头耀武扬威。

京城里的人都知道,首辅大人家中有两子一女,两个儿子都随父亲,温文尔雅,学识渊博,皆是京城有头有脸的名仕。可偏偏三小姐与众不同,也不知随了谁的性子,不爱女红喜刀剑,凡是京城里稍有些名气的教书先生,一听闻飞雁的大名都一脸惨白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得。听闻最后一个教书先生,当日入府不到一个时辰就被吓得落荒而逃,脚下一双鞋都跑丢了,浑浑噩噩了三五日才恢复神智。

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首辅大人在庙堂里翻云覆雨,家中事务却从不插手,就算闻飞雁把整个京城的先生们都得罪了个遍,这位大人也不管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