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在永安百姓欢呼雀跃、满朝文武喜笑颜开之时,秦昊带着吴起、谢金宝、武卫国和梁辅升悄然出了永安西门,直奔淇县而去。
女眷只带了排风和冬梅二人以照顾起居。
秦昊、吴起、梁辅升骑马在前;排风乘车,由冬梅赶着,谢金宝、武卫国骑马护在身侧。
淇县距离永安也就一百多里,秦昊不急于赶路,因此速度并不快。
时值初秋,天气逐渐凉爽,迎着缕缕微风,倒是有些轻松惬意。
秦昊和梁辅升走在最前面,似乎随意间问道:“梁大人对淇县了解多少?”
梁辅升早有准备,当即答道:“淇县是先皇赐予秦太后之弟秦勇的封地,秦勇没有子嗣也没爵位,死了以后无人继承,后被朝廷收回。秦勇岳母家有个孙子名叫江书画,当初借着秦勇之势当上了淇县县丞,这些年来淇县大小事务基本都是他在打理。”
秦昊挑了挑眼眉,梁辅升这句话没有任何私人情绪,纯粹是在叙述事实。
三言两语不仅阐明了关键人物,也指出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秦昊满意点头:“看来梁大人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梁辅升不敢托大,拱手道:“有幸能在大人身边做事,自然需要耳聪目明才行。”
他是个老官油子,自然知道此时可不是谦虚的时候。
秦昊笑道:“你也无需过度紧张,既然答应了杜大人,你我又同属庐阳人,我自然不会把你当外人。”
梁辅升道:“下官是来跟着大人学习施政的,自当以大人马首是瞻!”
秦昊微微点头,对他的态度还算满意,但嘴上却道:“梁大人为官日久,说学习实在是太谦虚了,反倒是我年轻气盛考虑不周之处还需要梁大人不吝提点。”
梁辅升忙再度拱手:“秦大人客气了,下官一定尽心尽责为大人做事。”
秦昊摆摆手,道:“都是为朝廷做事,梁大人可不要自误。”
梁辅升忙道:“是,下官口误。”
秦昊见他神情严肃,加上自己对其也了解不多,便打算和他多说几句。
想了想道:“刚好此时闲来无事,我想和大人闲聊几句。”
梁辅升神色一凛:“大人请说。”
在官场上并没有闲话一说,所以,领导越是说“随便说几句”或者是“聊几句关门的话”越是要慎重。
秦昊问道:“梁大人对于“官”字作何理解?”
这句话含义广泛,突然之间被问及,一时之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但是梁辅升毕竟对秦昊做过功课的,加上此时问出,瞬间就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
有句话叫做“道不同不相为谋”。
用句现代的话就是说:秦昊需要梁辅升和自己保持统一的思想。
所以这句话并不是询问梁辅升什么为官之道,而是秦昊想让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官。
这无疑是秦昊对梁辅升态度和专业素养的双重考校。
明白了秦昊的意思所在,那么回答就很简单,摆正态度遵从秦昊的意思就行了。
再不济反问秦昊的看法然后自己誓死跟随也可。
不过那样的话,梁辅升就成了没有主见的应声虫,自然就落了下乘。
但一般的回答也很难令秦昊满意。
思虑之后,答道:“下官以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是以见利思义,取之有道,方可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