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念之无谓(1 / 2)

第113章念之无谓

短短数日,京畿之地便历经了两场宫变,百姓只听闻陛下萧竞权在行宫下罪己诏自请退位,传位九皇子萧瑜。

次日,萧瑜回京登基称帝,建年号为昭宁,追封嫡母圣敬皇后为太后,生母萨妲纳兰为母后皇太后,封颖王萧琳恒亲王,责令恒亲王与王妃薛式和离,赐婚其与英国公门下养女。

京畿之地连遭动乱,萧瑜亦下旨减轻徭役赋税,开放粮仓救济江南灾民,命吏部及大理寺彻查冤案,严明刑典,大赦天下,废黜剜目,劓殄,刖足,宫阉等多条酷刑,责令后世子孙不得再启。

这些都是冬儿跟随着裴湖日常在幽州各处游历时从百姓口中听闻。

她知道远在京城的地方,萧瑜从萧竞权手中接手朝廷,做了许多好事,百姓们都称赞他是明君,夸奖他为君仁厚,必将有一番作为,也不知道他这些日子他是不是累坏了,冬儿很想他。

当日萧瑜登基后百般忙碌,两人只见了匆匆一面,说了不过几句话,便要分开了,萧瑜说他想等朝中事务安定了之后再接冬儿回京。

他自是想为冬儿册封皇后打通前路,也希望冬儿不要太早到京中,他还记得冬儿说过她想要写一本像《阜丰集录》那样的书,冬儿还有很多想去的地方不曾游历,册封她做皇后成为国母是他无数次立下的许诺,是他曾经以为自己可以送给冬儿最好的东西。

如今这个时候终于到了,萧瑜却有一些难言的胆怯,他日夜批改奏折,勤于朝政,百忙之中也不忘写信给冬儿,告诉她自己一切安好,也希望冬儿平安顺遂。

冬儿想萧瑜,也日常到访英国公的府上去见梅音,她的肚子愈发大了起来,冬儿总是摸摸她的肚子,希望里面的那个小孩能回应些什么。

她问梅音会不会思念二殿下,不对,此时不能再叫二殿下了,他应当是恒亲王了,冬儿还没有习惯这样的改口,她说着说着思绪就跑到了别处去,等再见面的时候,是要叫萧瑜什么呢?直接叫陛下吗?总是觉得怪怪的,有些生疏了,那是不是还要改叫梅妃娘娘是母后呢,这样似乎也不错,冬儿很久没有娘亲了。

冬儿自己思想着其他的事,梅音也有自己的心事:“自然是想的,那日你好歹见了陛下一面,可是我却很久没有见到萧琳了,我听说小孩子在娘亲腹中的时候,做父亲的要常和他说话才行,这样以后父子二人或是父女二人才会亲近。”

梅音她自有自己的甜蜜,冬儿却有些退却了,忽然说起什么,或许就这样留在幽州也很好,她的字在幽州买的更贵了,如今能养活好自己,等着把祖母接过来为她养老送终。

梅音这才从自己的做娘亲的喜悦里走出来,将手覆到冬儿额前,问她明明没有烧糊涂,却在胡思乱想些什么?

“你说这样的话,要是让陛下听见了,说不定急得他当夜从京城骑一匹快马来接你回去。”

梅音点了点冬儿的鼻尖,示意她不必担心,坐得离自己近一些。

“冬儿,殿下他对你的心意天地可鉴,是不是有什么人和你说了什么脏耳朵的话,你告诉我,我替你出气去。”

闲言碎语,冬儿不是没听过的,她这几日借住在裴大人府上,裴大人知晓了自己和萧瑜的身份之后就一直叫自己是皇后娘娘,私下里也有人听了去,暗暗也有了些议论,可是这些又有什么要紧。

她也说不清自己怎么样了,这段日子好像心悸的毛病不常发作了,可是一想到萧瑜,一想到自己真的要成为皇后了,冬儿便觉得心下思绪万千。

“好了好了,是我胡思乱想了,我只好好等着萧瑜来接我就好,这样好了吧?”

除却陪着梅音,她还去看望了祖母,去看望湘琴,教蘅姐儿写字读书,与宋蕙大人的娘子一同去宋蓉未来的夫婿家里为她把关,倒是也很充实,一晃便是近两个月的时间,已经快到深秋之时了。

萧瑜给冬儿写了许多信,冬儿都一一收好放在一个小匣子里,她已经想不到自己还有些什么想做的事了,她现在不会再说傻话了,她只想要快些见到萧瑜,其他什么都不想要,多等一天就觉得饱受相思之苦。

于是重阳这天,冬儿就写信给萧瑜,说自己很想他,想要见他一面。

当夜里冬儿抱着书靠在床头,不知更鼓几响才沉沉睡去,第二日懒着还没起床,就听到门外喧闹,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草草梳妆了一番,推门去看,却发现门外等了一大片人,男人女人,各有不同的装束。

冬儿以为自己还做梦未醒,差点合上了门,好在如今她经历了一些事,知道什么是稳重了,便问了句这些人要做什么,才没有在他们面前丢人。

为首的那个女子上前一步跪拜冬儿,说她名叫季英,是奉陛下之命前来侍奉皇后娘娘的,随后便有一个侍臣也跪到前面来,将封冬儿为皇后的宝册与萧瑜交给她的一个螺钿盒奉上。

这样可就折煞了冬儿,她还没被人跪过,既要大方得体不丢人,又要慌张地让人起身不折辱旁人,好生劳累,好好说话不就好,跪着又做什么呢。

诶?是不是要跪下的人应当是自己,毕竟萧瑜现在是皇帝了,被皇帝册封哪里有不跪的道理。

季英听后连忙说道:“娘娘不可,陛下说了,只将这宝册和匣子交给娘娘就好,娘娘千万不要行什么礼节,陛下告诉过我们,不要让娘娘感到半分不自在——你们先先下去吧,拜见裴大人后静心等候,我在此就好。”

“是,多谢皇后娘娘,微臣等告退。”

冬儿好不尴尬,她才起来,有些心绪不定,自己不会是在做梦吧,不是才给萧瑜写了信,怎么这些人来的这样快?

“娘娘,季英是奴婢的本名,按照皇宫中的规矩,如今奴婢侍奉您,您应当是要赐名给奴婢的。”

“哦哦好的,那你先进来吧。”

冬儿让季英进屋,顺手就要为季英倒茶,季英连忙拿过说不敢受此恩泽,要为冬儿沏茶,冬儿要请季英坐下,季英也连忙为她搬来凳子,扶着腿脚利索,没灾没病的冬儿缓缓坐下。

“嗯,季英,我看你年纪似乎比我大一些,以前也在宫中吗?”

“回娘娘的话,奴婢曾在宜兰园中侍奉过太后娘娘,只是不在近前。”

冬儿实在受不了了,让季英和她一同坐下,握住季英的手小声道:“你不要这样一口一个娘娘的,我还有些不大适应……这里就只有我们两个人,你就当是平常说闲话一样就好,也不要伺候我什么,好不好。”

季英笑了笑:“娘娘说的是,奴婢遵命。”

冬儿问出自己心中疑虑:“你们不会是赶了一夜的路来这里的吧,路上一定很辛苦,我们什么时候回京中呢?”

“多谢娘娘关怀,不辛苦的,其实我们早在半月前就到幽州住下了,只是因为陛下有吩咐,说要我们不能叨扰娘娘,故而才一直不曾来拜见娘娘,陛下说娘娘还有自己的事要忙碌,让我等静心等候便是。”

原来是这样,萧瑜早就写好了宝册,让侍女和护卫等人在幽州等候,昨夜收到了冬儿的书信,便命人加急传书,告知众人今日前来迎接冬儿。

“不过陛下的确还有吩咐,这个螺钿盒子是陛下连夜命人从京中送来的,娘娘务必要打开看一看。”

冬儿先前和萧瑜说过喜欢螺钿的漆盒,萧瑜为她画了合欢花与鸳鸯的纹样交给京城中的铺子去做,却因为京中有变一直能没拿到,冬儿自己都有些忘了这个盒子了。

盒子中有几样华丽的首饰,还有一封简书。

“冬儿,这几日朝中事务繁忙,为你写信不似先前那样勤谨,这是我命宫中匠人为你打造的首饰,只等封后大典上为你一一亲手佩戴,不知是否合你心意,便先送了一些到你手中供你挑选。我亦对你百般思念,却也希望你不必急于回京,只希望你一切从心便好。”

冬儿用手指摩挲过那信纸的边缘,好似隔空遥遥握住了萧瑜的手一般,不知觉间唇角已经挂满笑意。

“也不知道他在京中可好……是不是整日劳碌,朝中大臣是否归顺,我应当早一些回去的。”

季英早就盼着回宫侍奉皇后娘娘了,让冬儿不必多想,一切等见到萧瑜就明白了。

“娘娘,你还不曾给奴婢起名字呢,从今往后奴婢就是娘娘的人了。”

冬儿想了想,觉得季英这个名字也很好听,一时想不到要改什么,问季英可有什么喜欢的东西。

“不,奴婢都听皇后娘娘的,既然是娘娘赐名,怎么能由了自己喜爱,这宫里起名字就是想您讨个好寓意,以后您叫奴婢也方便,娘娘喜欢什么就取什么名字。”

冬儿努力想,只想了些好吃的糕点名字,才要开口,看着季英俊秀的面容,又觉得实在不妥。

“那不如就叫锦书好了,琴棋书画,锦绣吉祥,都是很好的寓意,可以吗?”

锦书又要跪下谢恩,忙被冬儿搀扶起来。

“娘娘平日里要做什么便去做好了,奴婢和其他婢女一起来为娘娘收拾行李,待收拾好之后让娘娘一一过目。”

见自己在屋中实在让冬儿不适应,锦书连忙说道,冬儿收好了萧瑜给自己的首饰,将他那封简书收好放进自己袖中,便离开自己住的小院,打算去见梅音,却不想走到半途又有一群人跪在地上等着她,为首的正是裴湖。

“微臣参见皇后娘娘!微臣得皇后娘娘赏识厚爱,予微臣大任,微臣必定不负使命,尽心为陛下效力,不辜负皇后娘娘恩德!”

虽说裴大人总是要尊称自己一句皇娘娘,可是冬儿却没想过这回事,明明昨日两人还是师生,现在却成了这样,真是好生尴尬,连忙扶起裴大人,问他为何感谢自己。

“听陛下宣诏,乃是娘娘举荐微臣任相,微臣不过是指点娘娘书法而已,却得娘娘如此赏识,实在是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