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笙歌万户喧(二更)
当日萧琳带着那个从纪王旧府得来的木匣探望萧瑜,因为木匣上的铜锁做工精细,重密挂布,萧瑜提出可能这锁孔中有机关相连,若是贸然打开,恐会破坏其中藏物,便约定先由萧琳秘密寻找破解之法,明日晚间二人再会。
因萧瑜当时年纪尚小,尚不知道纪王一案其中内情,萧琳便为萧瑜讲述了一段血色过往。
“本朝至今历经三代,皇祖父建朝时曾分封六位共基奠江山的异姓王,第一代山阳纪王百里都便是当年六王之一。”
萧瑜前世因执著于仇恨,入京后恨不得改朝换代一泄心头之恨,对当朝历史知悉不多,闻言心中一惊:“百里氏……可是十年前被凌迟处死的纪王不是萧氏宗亲,是汉人吗?”
萧琳点头道:“百里氏虽为外族,但是当年曾立下汗马功劳,皇祖父先英祖皇帝特赐国姓为萧,这段往事也是前年外祖对我将起,鲜有人知。”
萧瑜道:“听说十二年前纪王萧平弢被父皇从封地山阳召回京城,委以重任,纪王深受百姓爱戴,这是否与纪王之死有关?”
萧琳摇头称自己不能说明:“当年纪王萧平弢身体文弱,所得不过一子一女,其人也早已不再习武,并无带兵领将之能,何况纪王一脉与被诛杀的其余五位异姓王大不相同,恪守礼法,爱民安居,若是父皇担忧其功高盖主,大可令其返回封地山阳。”
“我当时年纪尚轻,只与纪王世子与郡主有些浅交,世子谦和有礼,为人谨慎,郡主亦是闺秀之风,从不仗势欺人骄纵蛮横,足见纪王教养之风。”
“因此在惨案发生之后,我默默调查,只凭着对世子为人的尊敬与那两百多条枉死的姓名不平,认为纪王被诛是一桩冤案。”
萧瑜为萧琳满茶,宽慰他不必让自己背负太多。
“我只知道当年一案从速判决,似有异常,不知道二哥是如何得知这是一桩冤案?”
萧琳轻叹:“偶然得知那是在昭王黄兴兵败之后,黄兴的一位门客曾在拷问之时供出纪王曾与昭王勾结反叛,却不知道为何当年昭王起兵反叛之时没有参与其中,加之薛承容一派轮番上表,说是掌握了纪王勾连碓拓使臣通敌叛国的罪证。”
萧瑜与萧竞权早就没了父子之情,直言道:“若是父皇想杀纪王,那位门客的供词有何不可捏造,关键在于这所谓勾连碓拓使臣的罪证。”
萧琳回忆往,又是一声长叹。
“当年父皇曾为碓拓质子,与斡卓国也曾有一段渊源,加之当时父皇登基不满十年,根基不稳,此番经历便是他的逆鳞,一闻此事,龙颜大怒,将纪王家眷及王府上下贬为奴籍,尽数逮捕入狱,杖杀之人多大两百余——那位梅音姑娘的父亲赵岭便是牵连其中。”
萧瑜冷笑一声:“他行事一贯如此,班兹部族,纪王,哪一个不是委冤惨死?”
当年班兹协助萧竞权大破碓拓,强推了一把不得宠的萧竞权登上帝王之位,萧瑜的母亲梅妃萨妲那兰以班兹之礼与他结为夫妻,甘愿进入中原为妃,可是萧竞权竟然因为斡卓国其他贵族收纳碓拓流民,班兹族人征讨碓拓不利为由将其等骗入京中诛杀。
“薛承容一派在此后势力空前壮大,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也不知道父皇作何感想。”
萧琳又讲述了与梅音发现这个木匣的经历,萧瑜提出,若这个木匣真的是当年郡主之物,会不会是郡主在情急之下留下了什么,想要通过梅音将此物交给其父赵岭,只是不曾料到赵岭一家被牵连。
“我正有此意,而且我认为,这物件可能就是纪王留给郡主用以保全族人的物件。”
萧瑜轻叹:“只可惜已过去十余载,时事境迁,如今再纠察起来,难度便很大了。”
“不会,九弟不是还和我说你开春后要去幽州和斡卓做谋划,我虽然不知你想做什么,却也能料想这番并非易事,天下之事,事事艰难,只有有那份决心,又有什么是做不得的呢?”
“既然如此,二哥便先去查这破解木匣之法,明日夜里冬儿睡下后,你我到芸香楼会见。”
听萧瑜说起冬儿,萧琳便多问了一句二人是否是日久生情私定终身,萧瑜回答称是。
或许是想到了和茹莹的往昔岁月,萧琳只告诫萧瑜珍惜眼前人,保护好心爱之人,不要寒夜之时空留遗憾。
只是他不知,这样痛的话,是萧瑜用了两世才消弭入心的。
“瑜弟记住了,只是……二哥用这话来教瑜弟,自己却不能忘记啊。”
萧琳淡淡回答,言语中是对他自己的嘲弄。
“她们的命本来会更好,跟了我却白白受尽侮辱,丢了性命……你们都当我是缅怀茹莹?不是!茹莹的命我会去还,哪怕是用我自己的都可以,可是若是再见一个无辜的女子因为而死,我又有何脸面坦然接受爱慕,去爱别人?”
“二哥,我问你一个问题,倘若一梦醒来,发现自己重活一世,茹莹皇嫂还活着,你还为被父皇赐婚,你会如何做呢?”
萧琳怔怔思忖,答道:“大约是拼尽全力护着她,就算是将我贬为贫民我也要不会让薛妙真伤害她。”
“就算是早早谋划夺嫡,争抢天下,诛灭薛氏,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