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船头的宋海建双眼直勾勾锁定着一个方向。
在其他人看来,那里只有黑暗的海域。
然而此刻,宋海建眼中呈现出来的,是一个规模惊人的金枪鱼群!
黄花鱼在当地已经很珍贵了,但金枪鱼,却是更加稀罕的鱼类。
“坐好!我们要出发了!”
宋海建的语气十分迫切。
当下几人就老老实实地坐下来,看着他朝着一个方向全速前进。
透视眼是能捕捉范围内大海的所有画面,尤其会重点摄取宋海建关注的信息,比如鱼类资源的情报、风浪和礁石的情报等。
排除了前方海面有障碍后,宋海建自然能无所顾忌地用最快速度冲过去。
眼看着和金枪鱼群的距离,从五千米逐渐缩减到一千米,宋海建便把海生叫了过来。
海生已经十四岁,这三年来,宋海建都在教妹妹和弟弟掌舵,所以现在两人都会开船。
只不过,比起跳脱的海兰,还是老实安静的海生更靠谱些。
嘱咐好海生按照既定轨迹前进后,宋海建就赶紧到甲板上,在合适的距离和母亲一起下网。
蒲十三和海兰在旁边提着灯给他们照明。
当船从海平面驶过,底下的金枪鱼群自然而然地想分开。
但这个时候他们撒下去的网已经张开了。
不过金枪鱼的速度是特别快的,加上宋海建有意把控了一下距离——眼前的金枪鱼群,足有五十多尾!
一尾金枪鱼就三四百斤,五十尾,就算没有一万五千斤,也有近万斤了。
这个重量,他这艘小船是吃不下的!
所以尽管不舍,宋海建也只能舍弃部分金枪鱼。
他盯上了最后方的这些金枪鱼,即便如此,在捕捉到二十尾金枪鱼后,宋海建还是心跳加速地让下令拉网了。
整个过程抛开撒网的时间,算是非常快的,快到大家都没反应过来。
不过大家也习惯了宋海建这种捕捞方式,所以尽管感到困惑,但冯玉芬和蒲十三的反应还是很迅速的。
很快,宋海建就意识到一个问题……
就凭他们几个人,是无法将这几千斤的鱼拉上来的!
于是当机立断,让海生调转船头返航!
至于底下的金枪鱼,只能这么拖回去。
这是宋海建出海捕捞以来,第一次遭遇如此“滑铁卢”。
但没办法,这艘船是从宋天祥那里买的老渔船,不像长征伯的机器拉网。
如果他们几个硬是要把这网金枪鱼拉上来,最后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人被渔网里挣扎的鱼拉到海里去。
好在今晚他们驶出的距离并不算远。
船一靠岸,宋海建马上呼喊帮手来拉网。
这个时候,渔网已经拖到海底,被挣扎的金枪鱼弄破了。
有金枪鱼从破口处逃走,其它的,就被渔网束缚住在海底“搁浅”。
随着加入拉网的人越来越多,又有人主动把自己的船开出去,帮忙拦截逃走的金枪鱼,最终这一网金枪鱼被成功捞上来。
原本是有二十多尾金枪鱼的,但逃走了好几尾,现在正好还剩二十尾。
而宋海建那渔网更是被剐蹭得破破烂烂的,不能用了。
一时间,全村的人都被惊动了。
“哎,听说没有?海建捞回来一网金枪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