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炮灰渣攻不干了[快穿] > 九零年代的海归(19)

九零年代的海归(19)(1 / 2)

九零年代的海归(19)

“哥,咱家墙上好像有血。”

一大早南学林在院子里做五禽戏,发觉某一处墙上玻璃片好像秃了一段,走近一看,墙上褐红一片,看上去像血迹。

南海山走出来,“我看看,昨晚上是听见有动静来着,但是咱家院墙上又是玻璃片又是钉子,谁傻了吧唧翻咱家墙?”

“不知道,不过这要是真是人血,那要是不打破伤风,估计要出事的。”

墙上的钉子尖头朝上,风吹日晒的,早就生锈了,这要是扎了人,很容易破伤风。

但是两人在外面转了一圈,没发现任何人,只是找到了一些血迹。

“估计是小偷,得找人来把这边的玻璃片补一下,实在不行的话,为了安全可以加上钢丝网,这样翻墙也翻不进来。”

南海山满口应下来,“不用找人,我自己就能弄,小活儿,你快去上班吧,不是早上还有课?”

“好,那我先去学校了。”

看似只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两人却意识到了安全隐患,南海山直奔建材市场买了材料回来,当天就把墙头的玻璃片重新补上,还在外侧明显的位置贴了标识牌。

他们家的院墙是加高过的,白天有太阳的时候,离得最近的邻居家二楼还能看到他家院墙上的玻璃反光,但一楼是完全看不到的。

南海山还特意去了一趟街道,告知他家昨天有人翻墙,但是没抓到人,让街坊领居都注意一下,别真的是小偷。

街道主任很上心,挨家挨户的通知要注意小偷。连带着周围的街道也都谨慎起来。

之后的几天都风平浪静,搞得南海山还以为是他想太多了。

这天,南学林接到电话,是来自科学院杨教授的。

“小南啊,你是学机械制造的,对原材料肯定也是有所了解...”杨教授这通电话也是无奈之举,权当是多一个人多一个思路。

他们从82开始提出研究属于华国自己的新一代战机,86年这个项目才通过,一直到现在已经五年的时间,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机身材料。

虽然都劝自己好事多磨,但设计都已经趋于完美,就是找不到最合适的材料,整个组都难受的要命。

杨教授和战机总设计师是多年的好友,第一时间加入了帮忙,但他在信号方面了解的更多,材料上确实差了点火候。

随后很多材料学院士也来帮忙,最终确定了多种复合材料配合合金材料共同制作战机机身。

现在的难点是合金材料难以完美达到设计要求,需要进行调整。

一个不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推倒重来。

南学林想起来王思郁在医院的话,如果他们有更加先进的战机...

“方便我去实验室看一下吗?”南学林主动提出来,“我可以签保密协议,接受监控。”

于是,南学林刚回来不到一周,又进了保密项目里。

京市大学的领导层对此毫无异议,但是他的同事们就意见大了,哪有人天天领工资,不上班的?

一封举报信直接交到了教育局,内容是南学林仗着自己是校长亲戚,不上班冒领工资,占用学校稀缺资源。

信是匿名举报的。

教育局却不敢不认真对待,几乎是立刻来人到京市大学调查。

王校长接到通知,人都傻眼了,“小李你说什么?”

校长秘书小李也不知道该怎么反应,“有人举报南博士吃空饷,还说他是您的亲戚,仗着您的势力。”

小李平时接触王校长最多,甚至是王校长的家人、亲朋,他都认识,可以很肯定的说南学林绝对不是王校长的亲戚。

纵使王校长今年才刚五十岁,身体倍棒,也感到心梗。

“南博士什么时候成了我的亲戚?”王校长摇着头,“这叫什么事儿?”

但是事情已经出了,王校长肯定要认真配合。

于是南学林的入职、上班考评、工资条,包括研究室的成立等等,所有资料都被一一拿出来,一字一句的检验着。

越是检查,越是觉得这次举报很无语。

南学林确实是自荐入职了京市大学,以他的个人经历,入职华国任何一所大学都是合情合理的。

也确实在入职当天申请了个人研究室,但该研究室只是挂靠在京市大学名下,其实是由南学林个人出资投建,并没有拿过京市大学一分钱。

甚至于有灵犀的出现,南学林的个人研究室在整个华国学者圈里都小有名气了,京师大学还是沾光的那一个。

至于吃空饷,那更是没有的事儿。

但凡请假期间,南学林的工资都是返还了学校的,这个在学校财务部门有清晰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