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不让一队取胜?这对四队有什么好处?”
“一队和四队也没结仇啊,凭啥不让咱一队赢!”
“就是,应该是你猜错了,你又不是四队人肚子里的蛔虫……”
低着头的正军一个接一个擡起脑袋,尽管仍无精打采,身上那股丧气却淡了许多。他们对于林骁的话大抵持三种态度,一种信了而怒,一种不信而嘲,还有一种半信半疑。
不管是哪种态度,正军的喧闹总比死气沉沉强,林骁见状悄悄松了口气,并在姜商配合着提出让她说说依据后不答反问。
“你们可还记得,在装备未完全分配前,咱们探得各队军情换装备,教卒特别点明让咱们去注意五队,还说兴许有人会给五队出谋划策?”
此乃这月开头几天的事,不少人拧着眉回想,有的想起来,有的早就记不清楚。
姜商自是脑袋灵光记性又好,他收到林骁的眼神暗示,继续引导其他人:“我记得,那时正用早食,那位‘赵大人’突然来到预备四营找教卒,教卒看上去有点心虚,不太愿意离开营盘,赵姑娘便施以威胁,随后二人离开,直到中午教卒才回来,且一身狼狈。想来教卒与那位赵姑娘之间有些龃龉,教卒被教训了一番,他回来之后继续让我们以所探军情换取装备,并在谈及五队时特意提了那么一句‘兴许有人会给五队出谋划策’。”
经他如此提醒,除原辎重兵外大多恍然大悟,毕竟赵谨初亮相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她又那般好看,很难让人忘记,林骁深有体会。
而姜商这番话不仅是帮众人回想不远的曾经,还透露出一个意思:教卒与赵谨之间有过节,赵谨可能会通过帮其他队对付一队,以此来给教卒好看。
虽说林骁直觉赵谨不会这么小肚鸡肠,让他们的恩怨殃及无辜人,单从老骨山和山下村子的事便能看出来,她是极有原则的人。何况当时教卒那副凄惨模样已经算有所报复,估计他们之间还有其他事,以至于教卒透露出赵谨要借其他队来打压一队的消息。
但有些事林骁不好给众人解释,距离五队合战结束顶多剩半日时间,没办法浪费更多时间去把这件事解释清楚给赵谨正名,就让其他人先单纯这么以为罢。
林骁神游时,奇兵中已经有人听出姜商的言下之意并当众说出,众人惊疑。
有人问:“教卒说注意五队,那位赵大人是给五队出谋划策,怎么是四队在针对咱队?”
林骁回神后听到这问题,回答:“很简单,教卒当时猜错了,赵谨不是给五队出谋划策,而是给四队做背后军师。
你们可以仔细想想赵谨几次出现后各队的变化。
她第一次出现就是姜商方才所说的那日,教卒回来后让我等多注意五队,这意味着赵谨要帮弱队打强队,不然她为何不选择帮二队或三队,偏偏教卒猜是五队。可弱队不仅是五队,四队同样看上去很弱,是以教卒当时在‘赵谨帮五队’这一事上冠以‘兴许’二字,表明他也不确定赵谨是帮五队还是四队,只不过相较四队,五队更有威胁。
她第二次出现,你们可能不清楚,就是教卒狼狈回来,让咱们第一次跑五十圈的夜里,那时咱们个个跑得累倒,我半夜醒来出去透风遇到正要出营的赵谨。当时我没多想,现在想来赵谨是趁天黑来找四队的,依据就在于第二日我观四队人颇是精神抖擞,还东张西望似是在找人,要知四队之前可是因为弱小无胜算而士气低糜。这足以说明在夜里出现变故,以至于他们士气高涨。
她第三次出现就是临近五队合战时,明显是朝四队营帐所在方向去,应是去予之谋策。”
她一番长篇大论毕,鸦雀无声,看一看左右,呆愣不少。
好在姜商很快予以反应,让林骁少些尴尬。
“说来我也关注过四队,他们两次小合战皆败,但对士气没有丝毫影响,可见他们已经不在乎输赢,全队都甘愿去做预备兵。这说明他们得了比去左前营更好的好处,许是赵姑娘给了他们最实际的东西,比如粮饷。”
此言解开了林骁仅剩的疑惑,难怪他们那么拼命为他队做嫁衣,难怪第二日他们精神抖擞,也是,很多人从军不求功名,只求得粮饷能养活一家人。四队之人老的老少的少,若非家中像她林家一样艰难,怎么着也不该老少参军,他们急需粮饷,林骁同样如此,她想多立功亦是为了让姑姑和蒙书过得好些,起码不用担心会饿死。
姜商的话让众人不再沉寂,议论纷纷,俨然是信了七八分,这时花六举起手看向林骁,似有话要说。
林骁点头示意。
花六遂清了下嗓子,道:“老大,我在林中捉迷藏时见过四队的人,他们鬼鬼祟祟的在林中来回转悠,一边转一边在木板上刻刻画画的,不知道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