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2 / 2)

吴桑榆终于翻了个白眼,老夫子又开始胡言乱语了。

老儒生轻轻把酒杯顿在桌面上,“可惜,老夫看不到了。”

门外走来一人,伙计放下手中活计刚要迎上去,不由脚下一顿,实在此人太过于超凡脱俗,武当山供奉的仙人画像也不过如此,伙计甚至不敢上前招呼生怕冒犯了仙家。好在来人也不理会他,径直往角落那桌走去。

一身白衣道袍,背负赤红符剑的柳知还不请自来,自顾在桌边另一侧坐下,嗓音平淡道:“李长安留在武当山的气数有溃散的迹象,所以我来看看。”

老儒生斟酒的手顿了一下,转头朝外望了一眼,啧啧道:“连武当掌教也忍不住跑来探虚实,看来动静是不小呵。”他又回头瞥了一眼身形样貌恢复到常人体态的柳知还,“你就当真只是来看看?李家圣人宰掉长安城那条养了近一甲子的真龙时,你躲在旁边可没少捞好处,韩高之离开观潮阁那里的天道气数也大都进了你的口袋,如今你离登天只差一步之遥,还想如何?非得毁了武当山的朝天大醮你才甘心?你们练气士替天行道,老天爷教你这么做的?教你如何搅得人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柳知还古井不波道:“若人人都如你们这般逆天而行,何来太平之日,天理循环,既在人间,便应当顺应而为。”

老儒生忽然动怒,一拍桌子,骂道:“去你大爷的天理循环!”

打破桎梏之后,越发显得不近人情的柳知还仍旧面不改色,只是微微蹙了蹙眉头,没有言语。

老儒生自知失态,但也无所顾及,只颓然叹了口气道:“李长安一死,你当真要收回北雍的气数?”

柳知还如实道:“我只拿该拿的。”

老儒生又问道:“倘若北契入侵中原,你也眼睁睁看着不管不顾?”不等柳知还回答,他一面摇头一面自问自答道:“中原皇室气数不消,你便不会袖手旁观,但救不救北雍又是另一回事了。”

柳知还淡淡瞥了一眼听的一知半解的吴桑榆,而后起身朝外走,临门一脚,她身形一顿,不知说与谁人听,“许多时候,天道也不过是人间的一念之间。”

以往总喜欢在他人面前打机锋的老儒生终于也得了一回报应,他苦思冥想了半晌,在瞧见面前摆放的那本没有书名的古籍才犹如醍醐灌顶,快速翻动了几页,猛然停下了动作,然后缓缓合上了书页,仰头就着酒壶喝了一大口酒。

封不悔与吴桑榆对望了一眼,皆不明就里。

老儒生抹了一把嘴,沉声道:“桑榆啊,往西去,还是往南下,全凭你自己的意愿,老夫……”说着他擡头看了看吴桑榆,没再多言,只是摆了摆手,“罢了,走吧,快走吧。”

吴桑榆沉默了片刻,站起身的一瞬,红了眼眶,她没有迟疑,大步离去。

封不悔搁下一块碎银,朝老儒生微微颔首,跟着起身追赶而去。

老儒生饮尽壶中最后一口酒,从怀里掏出一只朱笔,缓缓翻开书的最后一页,那里有许多人的名字,姜漪,闻溪道,李惟庸,李元绛,燕赦,都画上了一个鲜红的叉,然后老儒生舔了舔鼻尖,颤颤巍巍在“范西平”三个字上重重划下一笔。

然后老儒生翻回书的第一页,那里有许许多多年轻的名字,燕白鹿,林白鱼,程青衣,薛东仙,陆沉之,王西桐,闻飞雁,徐士行,宋寅恪,陈知节……

老儒生如释重负的笑了笑,丢下笔,起身走出长平酒楼。

远处还依稀能瞧见那个已没有两条麻花辫甩来甩去的纤细身影,老儒生深深凝望了一眼,朝相反的方向走去,他走的不紧不慢,似算准了时辰一般,赶在城门关闭前出了城,然后一路走,走过官道,走过林间,直到走上一条与日月星辰相伴的田埂小径。

他低头看了眼手里的无名书,喃喃自语道:“天道人间与老夫何干,唯有醉来明月,醉后清风……可是啊……”

他大袖一挥,将书高高抛向夜空,书页犹如大雪落下,他朗声大笑:“天上众仙三百万,我要让你们看看,这人间何其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