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2 / 2)

唐礼赞抹了一把汗,仍旧好声好气道:“王大人,莫要如此心浮气躁嘛,车到山前必有路,北雍各郡的粮仓最不济也能支撑到明年开春,到时候总有法子……”

话到一半,唐礼赞就见王右龄忽然停下了脚步,双目直勾勾的望着前方,还未等他反应过来,王右龄便心不在焉的留下一句“本官有要事,先行一步”,随后加快步伐朝前走去。

唐礼赞眯眼望去,前方不远,路边立着一袭惊为天人的青衫,起初家中养了七八房小妾的郡守大人还以为是王右龄背地里不知从哪家青楼楚馆勾搭上的花魁,思郎情深忍不住偷偷跑出来私会,但之后看清了那女子腰间的北雍刀,后知后觉的郡守大人吓的浑身每一块肥肉都在打颤。

如今的北雍早已不是从前,除非有军职在身,否则私佩雍刀一律问斩,且无需押审,任何一位北雍士卒都有权先斩后奏。

难道是那位新上任的燕大将军?可燕大将军不是在前线督战吗?瞧见二人渐渐走远,唐礼赞不敢多想,也不敢再看,连忙招呼身后几人打道回府。

从那几个匆忙离去的身影上收回目光,李长安淡然问道:“这个郡守唐礼赞,王大人如何看?”

王右龄不知道李长安为何而来,更不明白为何有此一问,只如实回答:“官场老油子一个,很会审时度势,忠心不用怀疑,但要他卖命多半是不可能的。”

李长安点点头没再多问,转了话锋道:“本王要回一趟清风山,顺道来你这看看。”

清风山在西,三川郡在东,王右龄迟疑了一下,苦笑道:“王爷这个顺道可一点都不顺啊。”

李长安侧目看了看这个嘴角眼角都破了相的中年文臣,勾了勾嘴角道:“没想到王大人这样的性子,竟也会与人动手,原先倒是本王小瞧了你,那漕运主官可还站的起来?”

王右龄摸了摸脸颊,神情窘迫道:“说来惭愧,下官连那人衣角都没碰着,就被那帮狗腿衙役给拦下了。”

李长安嘴角的笑意逐渐冰冷,“漕运衙门仗着朝廷撑腰,这般无法无天,本王若再不闻不问,倒真让他们觉着咱们北雍好欺负了。”

王右龄微微一愣,“王爷的意思是……”

不知不觉,二人已走到刺史府门前,王右龄顺着李长安的目光看去,这才发觉门前不知何时多一队十来骑的佩刀甲士,为首一骑气态儒雅,很是有大将风采,但王右龄看了几眼,也没想出燕字军中哪号人物跟此人相符。

二人走近时,当头两骑翻身下马,朝王右龄抱拳道:“末将陈重,末将郭荃,见过王大人。”

王右龄这才恍然,原是北平郡那位名气不小的儒将,可惜朱永成将军一事后,都说此人前途渺茫,不知被贬去了哪个旮旯角,怎的跟着王爷来了三川郡?

见王右龄一脸大惑不解,李长安笑道:“王大人,陈将军如今是本王亲封的巡抚,专治漕运衙门那样不听劝的独权官吏,本王把陈将军留在这里,仍由你差遣,既然朝廷给脸不要脸,那咱们也就不必跟他们讲什么客气了。本王只想在年关之前,看到前线将士都换上新刀,看到三川郡那两座由你王右龄亲手督建的粮仓都装满,明白了吗?”

王右龄怔了片刻,俯首作揖:“下官,遵命!”

临行前,李长安瞥了一眼陈郭二人,笑意深长:“若办妥此事,本王就让你二人去边关立功。”

陈重重重抱拳,再擡头时已不见青衫身影,但他的眼神无比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