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2 / 2)

李长安深吸一口气,闭气凝神,往棋盘上看去。

黑白棋子交错纵横,一幕幕场景如迅速成长的枝桠一般源源不断的冒出。

有甲子湖畔,十多名儒衫文士仰头饮尽碗中酒,摔碗投湖。

有金銮殿上,身披北雍甲胄的武将当场拔刀自刎,血洒殿前。

有雪夜相府,男子含笑赴死,以及婴孩啼哭。

有寒冬街头,牵着中年书生手的少女给那跪在雪地中的小乞儿递去几两碎银。

有老屋瓦房,锦衣华服的少年背起另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迎着冬日晨曦走出屋门。

有山间小路,怀中抱着名琴“万壑松”的年轻女子,骑马下江南。

有观潮阁前,中年武夫将身上仅存的十颗铜板丢入乞丐的破碗中,而后头也不回的踏入阁内。

忽然间,棋盘之上,黑白颠倒,周遭天地随之变色。

头顶是山河,脚下是青天。

李长安低头看去,一片片云彩如江河流淌,河中有风景。

小天庭山,玄女石像前,白衣少女手执木剑,一招一式,极为认真。

太行山逆水瀑旁,眉间一点丹霞的女冠盘膝坐在溪上,水流潺潺,山风拂过青丝,飘飘扬扬。

桃花岛,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立在桃花树下,仰头嫣然一笑,无忧无虑。

风沙北地,顶着烈日挥舞木枪的古板少女抹了一把额头汗水,偷偷瞥了一眼旁边比她大七八岁的男子,手中枪挥舞的更加卖力。

祁连山庄,抱着鸟笼的罗裙少女犹如一只出笼的鸟儿般,欢快奔走在花园间,朝着坐在花丛中的另一个少女走去。二人嬉笑玩闹,脸上的笑容比花儿艳。

鹿台湖畔,初显身姿绰约的少女坐在鱼头上,望北念不孤。

别情殿顶,倚在巨大雪狼身上的少女,望南思不悔。

长安城外,双手掌心有着厚实老茧的小女娃一手抱着白鹿刀,一手牵着祖父粗粝的大手,缓缓走入城门。

上小楼,十三四岁便以美貌名动京城的少女拖着腮帮子,瞧着窗外枝桠上新生的嫩芽,打了个哈欠。

小重山脚下的酒肆里,风华正茂的老板娘扭着细腰给一桌酒客端酒上菜,冷不丁叫毛手毛脚的汉子抹了一把屁股,老板娘回眸瞪了一眼,走回柜台,窝在里边数着从那汉子身上顺来的几两碎银,脸上笑开了花。

小宅院书房里,坐在窗边读书的小女娃口中念念有词,嗓音稚嫩的读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李长安思绪翻飞,一时间竟出了神,直到耳边传来一声不轻不重的言语,那头带巾纶腰佩长剑的年轻书生道:“李长安,你想不想做皇帝?”

与之对坐下棋的青衫女子哈哈大笑:“疯了不成?我只想报仇,不想坐劳什子龙椅。”

年轻书生但笑不语,忽然擡头,朝神魂出窍的李长安望来,平淡道:“你果然还是来了,不过莫要耽搁太久,早些回去吧。”

李长安一愣,脚下似是踏空一般,猛然坠入云海。

最后一眼,只看见书生与道士并肩而立,皆朝她微微一笑。

坠入湖水的一瞬,冰寒刺骨,李长安豁然睁开双眼,自己竟是站在甲子湖边,鹅毛大雪飘扬洒下,天地银装素裹。

天地静谧,唯我忘忧。

李长安轻呵出一口气,似是吐出了封山多年的积愈之气,刹那间湖面涟漪阵阵,漫天雪花仿佛静止了片刻。

不知多久,白雪落满了身,李长安心头一动,蓦然回首。

白衣似雪,亭亭玉立。

她站在那里,便是人间色与雪色之间的第三种绝色。

李长安伸手轻轻将她拥入怀里,低头埋入她颈肩,辗转厮磨。

“我好想你。”

洛阳倚上她肩头,缓缓闭上眼,满足叹息。

足够了。

神游春秋,走过一甲子光阴,回来的李长安第一个见到的是她。

此生足矣。

当洞外银河满天,李长安终于缓缓睁开眼睛,摸了摸脸,不知何时已是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