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颇是安静,外面不时传来孟东梅的笑声。
有其他老师来这边,被孟东梅拉着吃炒花生。
说说笑笑,十分热闹。
这炒花生的确好吃,有种别致的香味。
让万代云想起,像是小时候在炉火旁丢了几颗花生。
用一根小木棍来回的翻,生怕花生被烤糊了。
记忆一下子就被拉到了年幼时。
万代云都有些恍惚,直到被那声音惊着。
这才意识到,她走神了。
沈穗大概是故意弄出声音提醒自己。
水杯被推到面前,万代云看着待人周到的沈穗,沉默了下这才说道:“杜显兵没有找你吗?”
“找了,但我没接他的电话。”
杜显兵怎么可能不找呢?
在万代云一次次砍价后,他那边急疯了。
可那又如何?
沈穗接起电话后,直接把话筒放一旁,任由他说破嗓子浪费电话费。
她连杜显兵说的什么都不知道。
也不用知道。
几次下来,杜显兵虽然还坚持打电话,但“通话”时间越来越少。
或许,给自己的友情价也下来了吧。
大概从十九块钱一码布,降到了九块钱一码?
万代云看着老神在在的沈穗,“你为什么那么笃定,我只会捣腾布料,不会做牛仔裤呢?还有杜显兵,那么低的价钱,他难道不会自己做吗?”
他可是省供销总社的人,人脉关系网比她们想象中还要大。
十五块钱一码布料,他无利可图。
价钱打了折扣后,他能赚不少钱。
为什么沈穗就笃定,杜显兵只会当那个卖布料的人呢?
沈穗剥花生,但并没有吃,而是放到了一旁的竹编小碟子里。
“一个是不需要一分钱成本的买卖,另一个劳心劳力虽然可能赚大钱,但更可能亏得底裤都不剩,时间周期被无限拉长,精力体力都消耗巨大。”
花生壳发出的挣扎声连绵不断,却又半点不能滋扰沈穗的节奏。
“你又不傻,当然会选择一个省心省事的。”
大部分人都会这么选,一来没钱没底气,二则没信心。
沈穗和万代云不一样,同样没钱不假,但她信心足。
因为是过来人,所以更清楚市场在哪里。
这不是万代云的错。
时代的选择罢了。
直到现在,也有不少老师觉得,沈穗的包子铺不怎么赚钱。
就算赚钱,包子铺老板沈穗,也不是什么体面的称呼。
哪比得上一句沈老师呢?
稳定,铁饭碗,依旧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所以孟东梅早早就能发财,可99.99%的人,都按部就班的工作,拿着国家发的工资。
万代云也不是没奋斗的意志,但没那么强烈。
小打小闹还行,让她贷款去买布料,投入生产……
她不会,也不敢。
“至于杜显兵,他就是个帮忙干活的,又不是他的货,他把这事干的再漂亮,也分不到几毛钱,干嘛冒险呢?”
杜显兵和万代云还不一样。
后者是胆小,不敢冒险。
前者是权衡利弊,完全没必要这么做。
虽然这批布料是靠着高聿明拿下的,但高聿明没出面,他的连襟又只是个基层干部。
压根没给杜显兵什么许诺。